不久前,中國煤礦機械智能裝備創新高層論壇在常州召開。業內專家、知名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共議煤機行業在低迷時期如何修煉內功,創新升級推動行業智能化發展,實現由量到質的突破,推動行業智能裝備的研發生產。
面對目前煤機行業形勢,中國煤炭機械工業協會理事長張勇認為,煤機市場需求量和煤炭固定資產投資密切相關,而受煤炭市場整體低迷的影響,近兩年煤機行業受到了很大的沖擊。但煤炭是我國的主體能源,機械開采是保障煤礦安全生產運營的重要手段,企業應當增強信心,在品牌戰略、創新驅動、產品質量等方面下足功夫。
政策引導發展
去年,煤炭工業“十三五”裝備制造發展的指導意見正式發布,該意見將作為“十三五”期間煤機行業面向智能高端裝備發展的有力政策支撐。意見包括煤炭裝備制造、科技發展、結構調整、基本建設、安全高效礦井(露天)建設、洗選加工和煤化工發展、節能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市場體系建設、大數據建設、文化建設、全民健身活動、精神文明建設、人才隊伍建設等14個方面。
未來煤機行業將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整體優化與重點突破相結合和綠色制造與綠色產品相結合的原則。把創新擺在制造業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強自主開發和再創新,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再創新能力,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把智能化、數字化、系統化作為技術發展方向,加快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重點以“三機一架”為突破口,加強共性技術、關鍵技術的攻關,提高國際市場競爭能力。把綠色、節能、輕量化和清潔生產作為企業發展的方向,調整產品結構,改變高投入高輸出的傳統粗放型發展模式,采用以資源、能源的高效利用為特色的集約型發展模式,實現可持續發展。
“十三五”期間,煤機行業以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為發展目標,實現“三個根本性轉變”,推進煤機裝備制造的產業升級,淘汰落后產能,提高先進產能。建設智能制造工廠3個、智能生產車間5個。爭創一批中國馳名和著名品牌。打造30個省級著名商標、15個中國馳名商標。全行業科技投入繼續擴大,實現占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平均達到2.5%以上,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0%以上。研制一批智能化、自動化設備及裝備,推進六大成套裝備創新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繼續研發智能化、自動化開采技術。研發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成套裝備、高速運輸裝備、礦井提升裝備智能化技術及裝備、煤礦用遠距離控制智能鉆車(全方位)、智能化乳化液泵站系統、智能型快速裝車系統、煤礦智能供配電與節能技術與裝備,推動3D打印新技術、新工藝制造水平和能力。開發大深度、智能型地質勘探技術及裝備,無人機、直升機航測技術與裝備。
隨著工業轉型升級需求釋放、生產力成本上升等問題的凸顯,再加上科技進步后的工業機器人性價比臨近拐點,接受度漸增,工業機器人在不少領域已隱隱形成替代人工的趨勢。從煤礦安全高效生產而言,“機械化減人,自動化換人”更加迫切需要發展智能化裝備,必將成為煤炭工業的主要趨勢和方向發展,而智能化水平的高低對我國煤礦安全高效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發展任重道遠
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統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要求,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圍繞能源革命的新要求,以提質增效為中心,以推進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推動共性技術、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拓寬生產技術服務型領域,促進產業轉型升級。著重對現有煤礦的設備更新換代和技術改造,積極打造國際市場競爭的新優勢,推動我國煤炭裝備制造業由大變強的轉變。這一過程是任重道遠的。
在煤機的研發中,首當其沖的就是開發實用性安全高效生產裝備研制新一代煤礦安全生產監測監控系統,研發基于互聯網+的礦業感知、管控、設備技術與銷售系統。研制瓦斯(煤層氣)高效抽采利用技術與裝備,研發煤層瓦斯含量快速測定裝備,研發低濃度和全濃度瓦斯綜合利用及安全保障技術及裝備。安全高效環保節能的輔助運輸設備及裝備。研制煤礦巷道關鍵點巡檢無人飛行器。研制呼吸性粉塵濃度在線連續檢測裝備及個體監測儀。研發采掘工作面粉塵防治和超前探測等關鍵技術與裝備。
先進技術的推廣也是礦山智能化的一個重要環節,“十三五”期間,將進一步推行智能化無人(或少人)工作面綜采技術與裝備,薄煤層自動化綜采成套裝備。推廣礦井地質小構造精細探測技術設備。高效充填開采技術與裝備。大斷面巷道高效掘進技術,煤、半煤巷道快速掘進技術與裝備,以及掘錨一體化技術與裝備。新型煤礦安全監測監控及信息化管理技術與裝備。小型煤礦機械化改造成套裝備。
積極加快人才培養為智能礦山提供智力資源,推進建立健全科技人才培養、評價和激勵機制,改進行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在解決關鍵人才短缺問題特別是高級技工方面,建立以能力和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和激勵標準,創建企業大師工作室,培養企業技術大師,充分調動和激發職工創新的積極性。
進一步推進企業走出去,積極建立國際貿易及技術信息交流平臺,重點建立貿易交易機制和聯系機制。鼓勵和支持企業建立國際化創新網絡,積極開展煤機裝備制造先進技術的國際合作和交流。加大國際標準跟蹤、評估和轉化力度,推動與主要貿易國之間的標準互認,結合海外工程承包、重大裝備設備出口和對外援建,帶動我國產品、技術、裝備、服務“走出去”。